恒峰昊瑞首页>企业新闻>正文
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效果显著,成功战"狼"

2021-02-01 22:00:13        来源:

   缺乏对红斑狼疮认识的人,就很难知道红斑狼疮性疹是什么疾病了。大多数人对此很茫然,如果患有此病就更不知所措了。为了帮助大家解决困惑,下面就由小编为我们详细介绍红斑狼疮性疹是一种什么疾病。


    免疫系统是每个人的盔甲,免疫系统一旦出问题,人体便会全面性地出问题。免疫系统出问题,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对人体“叛变”乃至“倒戈一击”,对自己的身体进行攻击——这种可怕的疾病就是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


       全身症状:当系统性红斑狼疮进入活动期时,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全身的炎症症状,包括发热(低、中度热为主)、乏力、疲倦 、厌食、体重下降。

      皮肤与粘膜症状:多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会在疾病的某阶段出现皮疹,皮疹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蝶形红斑: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特有的皮疹,对疾病判断有重要意义,表现为鼻梁和两侧颧部,类似蝴蝶型的区域红斑,大多数无明显瘙痒感。

     黏膜溃疡: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皮肤的表现。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症

  1. 可直接损伤关节组织,引起多关节的关节炎;引起关节周围肌腱受损,可导致多关节半脱位畸形;损伤肌肉组织可引起肌炎;还可引起骨质疏松等;

  2. 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心包,可引起心包炎,并可出现心包积液,严重者还会引起心包填塞,影响心功能;侵犯冠状动脉,可引起心肌梗死。

  3. 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胸膜,可引起胸腔积液;累及肺部,可引起肺间质纤维化;累及肺血管,可引起肺动脉高压。

  4. 系统性红斑狼疮侵犯肠道,可引起蛋白丢失性肠病,继而引起胰腺炎;侵犯肠系膜血管,可导致肠出血、麻痹性肠梗阻、肠坏死。

  5. 系统性红斑狼疮累计眼底,可以引起眼底出血、视乳头水肿、视网膜出血;眼部其它受累还可引起结膜炎、葡萄膜炎、视神经病变等。长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会影响糖脂代谢,引起糖尿病和高血脂。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

 
  除了传统的药物治疗如环磷酰胺和麦考酚酯,一些新的治疗方法逐渐发展起来,目标在于特异地活化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相关的通路。例如,B细胞的治疗方法,用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和依帕珠单抗治疗,对特异亚型的红斑狼疮患者有好处。最近报道,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改善疾病的活动性,治疗难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动物实验显示其能逆转器官功能障碍。尽管采用积极的免疫抑制药物治疗和新的治疗方法,一些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较高,主要是由于疾病的活动性和内脏器官的病变。因此,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特别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急需发展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利用干细胞疗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项新兴的治疗方法,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干细胞治疗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前景十分可观。

     大量文献报道了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因此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截至目前,在Clinical Trials上注册的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试验有8项。

    《Stem cells international》发布了一篇文章,探讨了同种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疗效的预后因素:低疾病活动度(LDA)和临床缓解率(CR)。

    此项研究结果初次在2018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社会细胞疗法和葡萄牙里斯本欧洲骨髓移植大会上汇报。

    文献讲述69名SLEDAI评分≥8分的中国患者在接受1-2次的干细胞移植,随访一年评估在移植后的一年中,SLEDAI评分随时间显着改善,40例(58%)患者达到低疾病活动(LDA),其中34例维持12个月LDA,16例(23.2%)患者达到临床缓解(CR),14例维持临床缓解率(CR)在12个月。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广泛,便于取材,对供者无不利影响,低免疫原性,无伦理道德问题的限制,无移植物抗宿主病,且细胞增殖、分化能力较 强,适合体外大规模培养,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细胞疗法。


参考文献

1.Sun LY,Zhang HY,Feng XB,et al。Abnormality of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thematosus。Lupus.2007;16(2):121-128.

2.Ghannam S,Bouffi C,Djouad F,et al.Immunosuppression by mesenchymal stem cells:mechanism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Stem Cell Res Ther.2010;1(1):2.

3.Krampera M,Cosmi L,Angeli R,et al Role for interferongamma in the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y of human bone marrow medenchymal stem cells.Stem cells .2006;24(2):386-398.

4.Xu ZJ,Sheng LX,Ouyang GF.Effect of umbilical cord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hells on peripheral blood Iymphocyle subsets.Zhongguo Shi Yan Xue Ye Xue Za Zhi.2015;23(1):207-211

快来分享:
点击排行
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18 恒峰生物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12141号